EN

舞者逐夢與洄游之路 2014鈕扣計畫

2014.08.07
民生@報/陳小凌

28歲的李貞葳是台灣第一個進入以色列巴希瓦舞團的職業舞者,從23歲開始,作為舞者的第一波精華歲月,都在巴希瓦度過。這陣子,以巴激戰,經常是練舞一半,聽到空襲或槍聲,就得躲警報;今天會到台北,開心說:「回家真好!」從第一屆鈕扣計畫到第四屆,李貞葳用耀眼的成長與實驗性舞作展現成績。

黑盒子是飛安事故後解謎的重要物件,一如舞作題名予人異樣的懸疑和危險感,李貞葳強調這是一支需要觀眾一起合作完成的作品。現場遞出一支手電筒,她邀觀眾跟著舞步照明,黑色光圈中緊抓著大家的眼神和呼吸。

MeimageDance舞團藝術總監何曉玫說:創立的鈕扣計畫已邁入第四年,始終以「讓台灣旅外舞者能回家跳舞的持續性計畫」為自我定位,並堅持每一年讓台灣的觀眾看到旅外舞者的亮眼表現。

德國科堡芭蕾舞團舞者葉博聖此次帶來作品《弦移》,「在創作的過程中,我漸漸發現自己身體使用的慣性,會成為我自己的風格」。葉博聖以身體為弦,藉音樂撩撥,「將我靈魂裡的絲弦拉出來」。透過音樂與身體的拉扯,重新定義彼此的關係,並與靈魂展開對話。

英國侯非胥舞團舞者張建明的獨舞作品《愚人》,談的是成年人對「真實自我」的矛盾觀照。在異國生活工作,每天接觸不同國度、文化的不同人種,「人的原始本質都是相似的。面對各種人事物,有時必須隱藏怯懦的一面,有時要像個小丑娛樂大家⋯」審視這種內外矛盾的狀態,不免覺得有幾分愚人的痴傻,他以獨舞呈現出這樣的生活經驗。

「在瑞典,人與人之間彷彿比較理性、獨立」二度參加鈕扣計畫的前香港城市當代舞團舞者張藍勻,帶來獨舞《手》,想說的,是觸碰這回事。「現在人好像少了很多真實的接觸,好比與父母之間,雖然會傳訊息表達想念,但見了面,我們總是不說思念,也不擁抱。」手,是最容易觸及別人的肢體部位,她因此做一支談碰觸、談情感的作品,並借此跳出原始的自己。

這四位台灣舞者用身體與世界一較高下,他們在國外累積了創作能量和身體表現,回到這片熟悉的故鄉,將於8月8日至10日在台北信義誠品六樓展演廳帶來連續四場演出。

今天現場有15位年輕舞蹈系學生面對面,舞者分享出走與回家這條漫漫長路的經驗與感動。張建明說,國外的舞團對每一位舞者的包容度很大,讓他們有自己的空間在編舞者的結構下依然持續做自己。葉博聖說,國外舞團的風氣能夠看見每位舞者自己的專長和特色,而觀眾也是以這樣的角度在欣賞每一齣舞作、每一位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