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MeimageDance舞團與誠品生活合辦,至今邁入第三年的「鈕扣計畫:給流浪舞者的回家計畫」(New Choreographer Project),將於8/8~16於台北和高雄兩地演出。鈕扣計畫秉持「邀約優秀旅外台灣舞者回家演出」的初衷,三年下來已成功推介眾多舞者持續回台創作演出,建立一個小有聲譽的舞蹈交流平台。今年的演出更與台灣文創品牌設計師共同合作進行深度交流,期待擦出跨領域的藝術設計火花。
關於鈕扣計畫
台灣從來不缺舞蹈人才,但因職業舞團太少,無法提供專職薪資,總留不住人才。優秀舞者年輕時紛紛出國追求舞台經驗與國際視野,但「回家」這條路也就越來越難。有感於此,MeimageDance藝術總監何曉玫與舞團顧問盧健英遂於2011年推出「鈕扣計畫」,邀請旅外舞者回國逐年創作與演出,並交換國際經驗,透過這樣的交叉養成,培養兼具職業經驗與獨立性格的編舞人才,就像是鈕扣與母土的接縫計畫。
近年參與此計畫的舞者有林立川於2013年發表了「創動舞劇場」創團首演、陳韻如受邀於兩廳院新點子舞展發表作品《呼吸》、羅瑋君擔任兩廳院自製節目《親愛的》排練指導與舞者,而張逸軍也於兩廳院年度製作《孽子》中擔任重要角色。每位舞者的持續邁進,讓MeimageDance有心要迎接更多舞者回「家」跳舞。
2012年開始,透過誠品生活的媒合,每位鈕扣舞者與不同媒材的台灣原創品牌設計師合作,進行舞蹈與文創品牌的深度交流,去年「鈕扣回家交朋友」概念,進一步延伸至今年「鈕扣回家教朋友」,舉辦多樣性公開活動,邀請社會大眾參與,讓「鈕扣計畫」此一舞蹈平台逐漸為人所知。今年,MeimageDance一樣邀請了四位優秀舞者:李貞葳、張建明、葉博聖、張藍勻,四齣風格迥異的創新舞碼,舞動屬於台灣新秀的華麗冒險。
關於舞作
黑盒子
李貞葳 以色列巴西瓦舞團舞者(Batsheva Dance Company) X 聽見幸福CAFÉ
李貞葳是位充滿魅力獨舞者!(紐約時報)
別只是坐在那裡看,幫忙我在黑盒子裡,尋找真相,尋找答案 。每一個你與我,會是環環相扣。沒有你,就沒有我。我什麼都不說,就讓默契帶我們一起完成這場演出。
愚人
張建明 英國侯非胥謝克特舞團舞者(HofeshShechter Company) X 二皿手作紙
英國侯非胥謝克特舞團正式團員中唯一亞洲舞者(國藝會線上誌)
在生活中,我們是被這個社會愚弄的人,或是我們就是那愚弄者。 我們總是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偶爾扮演起娛樂他人的丑角,不過是為了隱藏自己害怕被看到的一面。而有多少時候,我們是真實的面對這個自己房間以外的世界。
Hands
張藍勻 前香港城市當代舞團舞者(City Contemporary Dance Company) X 一郎木創
看似脆弱其實卻充滿力量的舞者。張藍勻的動作富有韻味,也能深入詮釋角色(編舞家-黎海寧)
「閉著眼睛,想讓自己回溯到胎兒的狀態,回溯到最初,回溯到感覺的原點。」-蔣勳。觸覺,人與人之間更真實、深層的情感傳遞。
弦移
葉博聖 德國科堡芭蕾舞團舞者(Coburg Ballet) X Ichihan
葉博聖是一位毫無疑問的出色舞蹈發明者與舞者(德國科堡日報)
以當代音樂作曲家表現單一無旋律或毫無情感的音樂作為編創起點,身體在舞作裡同時代表撥弦的人和被人撥動的弦,藉由弦音與碰撞、身體的拉扯、扭轉等,表達操控/被操控、撥弄/被撥弄的靈魂。
關於舞團 MeimageDance
由被譽為「創造超現實想像高手」的中生代編舞家何曉玫創立於2010年,MeimageDance的創團精神標示著作品反映舞蹈與視覺文化的特殊風格及對台灣文化的關注。2010年發表作品《Woo!芭比》得到第九屆台新藝術獎提名、2011年受廣藝藝術基金會委託創作《紙境》獲第十屆台新藝術獎提名、2012年於世界舞蹈論壇暨國際舞蹈節演出作品《芭比的獨白》、2013年應兩廳院自製節目邀請於國家戲劇院發表創作《親愛的》,為第十二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入選五作品之一。MeimageDance除致力於何曉玫個人舞蹈視覺風格的開發及創作之,2011年開始,舞團每年推出「鈕扣*New Choreographer」計畫。
關於藝術總監 何曉玫
MeimageDance藝術總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系主任,雲門舞集舞蹈教室教材研發總顧問。曾任台北越界舞團團長、雲門舞集2排練指導,並多次受邀擔任雲門舞集客席編舞家,為雲門編作舞碼:《水‧鏡》、《紙天空》。2013年應兩廳院自製節目邀請於國家戲劇院發表創作《親愛的》,為第十二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入選五作品之一、2011受國際劇場組織之邀於布拉格教授工作坊、2009年受國際劇場組織之邀,至首爾發表作品《中》。2006作品《我的佛洛伊德》獲邀於香港舞蹈節演出。2001作品《捉畫》受邀於美國Jacobs Pillow Dance Festival演出。1995 年應邀回美國國際舞蹈節擔任特約編舞家